本站新(短)域名:xiguashuwu.com
医学的人文品格
一
现代人是越来越离不开医院了。从前,人在土地上生息,得了病也只是听天由命,顺其自然。现在,生老病死,每一环节几乎都与医院难解难分。我们在医院里诞生,从此常常chu入其中,年老时去得更勤,最后还往往是在医院里告别人世。在我们的生活中,医院、医生、医学占据了太重要的位置。
然而,医院带给我们的mei好回忆却是如此稀少。女人分娩,病人求医,老人临终,都是生命中最脆弱的时刻,最需要人xing的温暖。可是,在医院里,我们很少gan觉到这zhong温暖。尤其在今日中国的许多医院里,我们gan觉到的更多是世态炎凉,人心冷漠。可以毫不夸张地说,医院如今是最令人望而生畏的地方之一。
一个问题使我困惑良久:以拯救生命为使命的医学,为什么如此缺少抚wei生命的善意?没有抚wei的善意,能有拯救的诚意吗?
正是在这困惑中,甚至困惑已经变成了愤慨、愤慨已经变成了无奈和淡漠的时候,我读到了刘易斯·托ma斯所著《最年轻的科学——观察科学的札记》一书,真有荒漠遇甘泉之gan。托ma斯是mei国著名的医学家和医生,已于一九九三年病故。在他写的这本自传xing著作中,我见识了一个真正杰chu的医生,他不但有学术上和医术上的造诣,而且有shen刻的睿智、广阔的人文视野和丰富的同情心。诺贝尔wu理奖得主费因曼尝言,科学这把钥匙既可开启天堂大门,也可开启地狱大门,究竟打开哪扇门,则有赖于人文指导。我相信,医学要能真正造福人类,也必须ju备人文品格。当然,医学的人文品格是由那些研究和运用它的人赋予它的,也就是说,前提是要拥有许多像托ma斯这样的ju备人文素养的医学家和医生。托ma斯倡导和率先实施了医学和哲学博士双学位教育计划,正显示了他在这方面的yan光。
二
在这本书里,托ma斯依据亲shen经历回顾了医学发展的历史。他不在乎什么职业秘密,非常诚实地告诉我们,直到他青年时代学医时为止,医学在治疗方面是完全无知的,惟一的本领是给病人吃治不好也治不坏的安wei剂,其效力相当于宗教仪式中的符咒。最高明的医生也不过是善于判断病的名称和解释病的后果罢了。一zhong病无论后果好坏,医生都无法改变它的行程,只能让它自己走完它的行程。医学之真正能够医治疾病,变得名副其实起来,是一九三七年发明了磺胺药以后的事情。在此意义上,托ma斯称医学为“最年轻的科学”
从那以来,人类拥有了越来越多的从前无法想像的治疗技术。作为一个科学家,托ma斯对技术的进步持充分肯定的态度。但是,同时他认为,代价是ju大的,这代价便是医疗方式的“非人化”医生和病人之间的亲密关系一去不返了。譬如说,chu2摸和谈话曾是医生的两件法宝,虽无真正的医疗作用,但病人却藉之得到了安wei和信心。现在,医生不再需要把自己的手放到病人的shenti上,也不再有兴趣和工夫与病人谈话了。取而代之的是各zhong复杂的机qi,它们横在医生和病人之间,把两者的距离越拉越大。住院病人仿佛不再是人,而只成了一个号码。在医院这个迷gong里,他们随时有迷失的危险,不知什么时候会被放在担架上推到一个不该去的地方。托ma斯懂得,技术再发达,病人仍然需要医生那zhong给人以希望的温柔的chu2摸,那zhong无所不包的从容的长谈,但他知dao要保留这些是一件难事,在今天惟有“最好的医生“才能zuo到。”最好的医生“——他正是这么说的。我敢断定,倘若他不是一个公认的医学权威,他的同行一定会对他的标准哗然了。这没有什么可奇怪的,因为制定这标准的那zhong神圣gan情在今天已经成了人们最陌生的东西。
托ma斯还有别的怪论也会令他的同行蹙额。譬如说,他好像对医生自己不患重病gan到遗憾。从前,患重病是很普遍的事情,医生也不能幸免。现在,由于医学的进步,这zhong机会大为减少了。问题在于,没有亲shen经历,医生很难知daozuo病人的gan觉。他不知dao病人受疾病袭击时的痛苦,面临生命危险时的悲伤,对于爱抚和同情的渴望。他很容易不把病人当作一个真实的人,而只当作一个chou象的疾病标本,一个应用他从教科书上学来的知识的对象。生病是一zhong特别的个人经历,有助于加shen一个人对生命、苦难、死亡的ti验。一个自己有过患重病经历的医生,往往是更富有人xing的。所以,托ma斯半开玩笑地建议,既然现在最有机会使人ti会生病滋味的只有gan冒了,在清除人类其他疾病的进程中,就把gan冒保留下来吧,把它sai进医学生的课程表里,让他们每年两次chu1在患liugan并且受不到照顾的境地,这对他们今后zuo人和zuo医生都有好chu1。
很显然,在托ma斯看来,人生ti悟和人daojing1神应是医生的必备品质,其重要xing至少不在医术之下。其实dao理很简单,医生自己必须是一个人xing丰满的人,他才可能把病人看作一个人而不只是疾病的一个载ti。
三
托ma斯毕生从医,但他谈论起医学之外的事情来也充满智慧。我只举两个例子。